宋大壮拿了银子后,再次敲开了医馆的门。
大夫看到他有了银子倒是愿意跟他走一趟,只是得知他是从齐家村来的后就狮子大开口直接要五两银子的上门费,并且告诉他诊费和药费得另算。
宋大壮气急跟大夫吵了几句,看大夫生气不愿意上门又连忙拉着大夫道歉。
最后,宋大壮选择了择中的方式,向大夫说明宋来宝的情况后,让大夫开了几副药,直接拿药回家。
家里这边,宋大壮离开之后,宋母就不断的拿湿毛巾放宋来宝额头给他降温。
眼看着宋来宝昏迷不醒,高烧不退,宋大壮久去不回,宋母急得六神无主,忍不住嚎嚎大哭。
哭声吸引了邻居们前来帮忙,宋大壮赶回家发现自家灯火通明,院子里站了不少的人,屋里又传来宋母伤心的哭声,以为宋来宝去了,当下就腿一软,连滚带爬的嚎叫着进屋。
宋母见到宋大壮立刻扑了过去:“相公,大夫呢?你请的大夫呢?”
宋大壮反手抓住宋母:"来宝,来宝怎么样了?”
宋母满脸泪水:"来宝还是和之前一样昏迷不醒。”
宋大壮闻言连忙扑向儿子,确定儿子没死后恶狠狠的瞪着宋母:“来宝没事儿,你在家乱嚎什么?还把大家都给吸引来了,你这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娘们儿!!”
刚刚可真的是吓死他了。
宋母被宋大壮骂得屁都不敢放一个:"我看来宝昏迷不醒高烧不退,你又久去不回,我实在是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相公,你请的大夫呢?”
宋大壮把药递给宋母:"邻村的赤脚大夫不在,我赶去城里抓了退烧的药,你赶快去给儿子熬一碗来。”
宋母接了药,连忙去厨房。
其余的人见宋大壮回来,便纷纷告辞回家。
宋来宝喝完药之后,烧很快就退了下去。
宋大壮和宋母两人见状都松了口气。
看到丈夫满脸的疲惫,宋母连忙开口让丈夫去休息:"我一个人守着来宝就行了。”
宋大壮一晩上跑那么多路确实是累得够呛:“那你守着来宝,我去休息一会儿,大夫说了,如果来宝的温度再上去,你就隔两个时辰再喂他一次药。”
宋母点头,坐在儿子的床边,隔一会儿便去摸他的额头。
不到一个时辰,宋来宝的温度再次上升。
宋母谨记着宋大壮的话,隔两个时辰才可以给宋来宝喂退烧药,便不断的拿毛巾给他降温。
等两个时辰一到,立马的又喂一碗药下去。
虽然宋大壮找的大夫没啥医德,但医术还是有些的,吃完药后,宋来宝的烧很快就退了下去。
唯一让宋大壮和宋母两人操心的,就是宋来宝的高烧总是反复。
短短两天的时间,宋大壮和宋母两个人就被宋来宝折腾得瘦了一大圈。
眼看着宋大壮买回来的药要喝完了,宋母对宋大壮道:“相公,还是请个大夫回来给来宝看一下吧。”
宋大壮叹了口气,再次去邻村寻了赤脚大夫。
这一次,赤脚大夫在家。
上门给宋来宝诊断了一通后,赤脚大夫让宋大壮把城里大夫开给他的处方单给自己看一眼,然后让宋大壮照着处方去抓药即可。
宋大壮:“为什么我们家来宝的高烧总是反复不停?”
赤脚大夫:"这是正常的现象的,这些天你们要注意一些,一旦他的温度上升,就要及时的给他降温,只要他温度能降下去,哪怕反反复复也不要紧,就怕他温度降不下去,那时候才会有生命危险。”
为了不让宋来宝有生命危险,宋大壮和宋母两个人一天十二个时辰轮流盯着宋来宝。
在坚持了几天后,两个人都疲惫不堪,更糟糕的是,由于两个人给宋来宝喂退烧药喂得太多,导致宋来宝对退烧药产生了抗性。
眼看着退烧药对宋来宝的作用越来越小,宋大壮和宋母两人急得不行。
在赤脚大夫表示自己无能为力后,宋大壮在村里找了几个年轻人帮自己抬着宋来宝去了城里的医馆。
城里的大夫给宋来宝诊断后,重新给他开了退烧药:"如果这个药他喝了还不管用的话,那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高烧不退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若是宋来宝一直如此,要么直接一命呜呼,要么变成傻子。
可惜了这么个年轻小伙子了。
宋大壮这一次找的医馆大夫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