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的很多事沈林至今都一知半解,他只能基于自己的认知去凭空猜测,单从杨教授的故事来看,沈林认为自身猜测的准确率可能有60%左右,最起码民国时期的一贯道和路中一一定和驭鬼者有所关联。′n.y\d·x~s¢w?.~c-o/m~
身处民国那个特殊的年代,行事作风和生平又如此贴近恐怖复苏,这巧合未免过多。“后来呢?杨教授。”沈林看向杨教授,表现出谦虚好学的态度。“你们想知道的事基本到此为止,后来的一切和万临市无关。一贯道自1925年这一次分崩离析过后,直到1930年才被一个叫张天然的人重新组织起来,且有快速扩大的趋势。”“张天然时期的一贯道和路中一时期的一贯道完全不同,也和历史上的其他邪教没有本质区别,甚至因为身处那个特殊的时期,张天然左右逢源,想拿汪伪政权当靠山,借助政治方面的力量扩大影响,声势闹得很大,可后来也被清除得很快。”“一贯道在民国末年基本被清除干净,但因为各项记载在后来历史的不同时期被各个有心人以不同的形式利用起来,这些人都号称是一贯道的隔世传人,试图在近代或当代传播邪教,又被当局迅速剿灭。”杨教授说到这里看着沈林,耐心的解释:“你说的小时候也看到过一贯道就是这个原因,隔世之人用了一贯道的名字坑蒙拐骗,虽然历史上的一贯道同样是邪教,但这两者不是一样东西。”沈林点头,杨教授的说法让他莫名的想到了秦明时和其所属的革新会,所谓的十殿阎罗就是窃取了真正革新会的名头在当代作威作福,事实上只是个空壳子,他们和真正的革新会除了名字其他什么都不一样。沈林有一种强烈的预感,秦明时到达晋省的目的或许是为了曾经的一贯道,或许当年的路中一有什么东西留下,又或者是那几位解决事件能人志士留下了什么,总之这件暂时沈林无法得知的隐秘足以让王察灵趋之若鹜。-$=微@§趣?小¢{ˉ说?¨网}¨, (已~发|¥?布|/最1=\新&章2=$节?如果这是王察灵的目标,那沈林就有必要去看看。他不知道王察灵针对自己是为什么,可双方已经对上了,那就不能再被动等待,与其被王察灵牵着鼻子走,还不如主动出击。现如今,沈林通过自己的手段查到了王察灵可能的目的之一,那他就必须抢先一步,看看王察灵到底想做什么,以及万临市那诡谲的传说中,那跨越百年的隐秘究竟代表了什么。“杨教授,我请教个问题。”好奇宝宝赵金元钻出脑袋发问,听杨教授说的时候他也在上网自行搜索杨教授的前世今生,大体脉络和杨教授讲的差不多,可有一点有些许不同,这让他忍不住发问。“我查了关于一贯道和路中一的相关事迹,路中一时期的一贯道主要阵地应该在鲁省,毕竟路中一和他很多弟子都是鲁省人士,关于路中一七日还阳我看网上很多说法都说是在鲁省地界,您怎么说是在万临市呢?”赵金元说的是事实,一贯道教徒众多,可主要阵地还是华北一带,鲁省是他们大本营,无论是创派祖师王觉一创立“末后一着教”,还是后来的刘清虚更名一贯道,都是鲁省人在鲁省本地办的事。路中一自然也是如此,所以路中一的死虽然在历史上没有太多明确细节,但普遍认为此人死在鲁省大本营,毕竟当时他的弟子都在身边,除了大本营,人员这么齐全几乎不太可能。杨教授看着赵金元,眼神带着惊奇,就像是看到一个不抱太大希望的学生提出了一个很有特色的学术论点,让他感觉这孩子还有救。+b¢o+o_k′z¨u¢n¨._c+o?m~“这一点不知道,我也是在民间的走访中论证了很多事,可这种细枝末节的事在学术界基本翻不起太大的浪花,我能在万临了解到关于一贯道的事也不过是关于路中一七日还阳的诡异传闻,这种封建迷信还是出自民众之口,没有明确记载,再加上不怎么正确,不能在明面上流传。”“如果你硬要问我个人想法,我个人猜测是为了规避风险,那个时期一贯道风头正盛,在当时全范围内都算数一数二,道首路中一出了这么大的事可能怕敌对势力攻击或针对,他们秘密转移了阵地。”这也是合情合理的猜测,历史上诸如此类的手段数不胜数,至于这些人为什么选万临市就有待商榷。在这之后,沈林又断断续续的和杨教授聊了许多,没有得到更多的消息,关于一贯道的秘闻就此戛然而止,最终在杨教授的要求下,赵金元驱车把人送了回去,沈林特别嘱咐安排教授吃顿饭,好生招待。赵金元走后,沈林又一次进入peter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