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
在大周洛邑就有一位圣贤之人,只是这一次却并没能相遇,实在是在下的小小憾事,看来也是机缘不到。
至于回不回虎踞镇的原因这就要简单得多了。
当年禹帝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非是不入,而不愿,也不想。
我与母亲自端午之后,分别几月,而母亲也知道在下的心意,她不会怪我。
母亲心怀天下百姓,若我路过虎踞就回去探望,反而会让母亲生气,会认为在下不能成为大器,难舍小情小义,就不能胸怀天下大义。
再者,入迎终有别离,这也是人间难与割舍之情。
若我再次入虎踞镇,只会增加母亲的离情别意,让母亲徒生愁绪,这又是何苦呢?
孝道之本,在于尊重父母本心,体其父母之情,不可因小而误。
我若回虎踞镇只能是小孝之意,而非大孝之情,我为天下百姓奔劳,正合母亲之盼,而又不徒增母亲离别之愁,这于在下才是真正的孝义之道。
两位公主可否明白?”
王禅还是把自己的想法说出,也算是对两个公主的教诲。
王禅知道她的母亲十分开明,并不会因为王禅绕道而行而认为王禅心无孝意,相反会觉得王禅更有孝意。
而王禅所言当年禹帝三过家门而不入,也是同样的道理,本就要走,何必让家人徒生挂念呢,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也是不想给家人惹来离愁别伤。
孝义之道,当与人度己,充分为父母帖身着想,既非在于权势名利,亦非在于长久相陪,而在于让父母无忧安心,这或许才是真正的孝义。
两位公主听了也没有再问,王禅的领悟总是让人十分意外,可却又十分有理,让人无可反驳。
此时已近龙城,王禅看了看身后,手向上一挥道:“众人听令,自此下马下车,步行前往龙城。”
王禅说完,自己首先跳下马来,带着两位公主,领着车队及护卫还有司空、司败府的一众官官,全部步行向龙城走去。
龙城西门之外,申包胥与叶公两人带着全城文武官员,也是列队相迎。
风雪之中,所有人都沾满雪迹,却并无怨言,毕竟这是楚国左相,列国闻名的鬼谷王禅来访,许多龙城百姓、兵甲早就想一睹王禅鬼宿之容,此时大家都看着王禅带着楚国使臣团步行走来,大家心里都已有了一个好的印象。
“申公、叶公有劳相迎,别来无恙呀!”
王禅缩地为尺,一步之间跃过三丈有余的官道,直接就迎了上去。
“左相大人越来越精神了,这是我楚国之福呀!”
申公与叶公也迎了上来,申公则手抚胡须,看着王禅如此精神,心里也是十分欣慰。
“申老大夫,你是暮年不让朝阳,看起来比我这个小子到不惶相让,客气了,客气了!”
王禅也是说着客套话,他看着申公与叶公所穿衣服都并不厚实,心里也是有些过意不去。
“这都仰仗于叶公治城有方,老朽跟着叶公也是大开眼界,多得实惠。”
“申公客气,有申公帮忙,沈某才有此机会抱效楚国,我们就别生分了。”
叶公说完,此时青裳与青苹还有一队使臣团之人也都跟了上来。
“恭迎两位公主!”
叶公与申公见两位公主都走了上来,这才作揖行礼,迎接楚国公主。
“快快别如此见礼,到让我与裳妹不好意思了。”
青苹与青裳及时扶起两人,可两人身后龙城的所有百姓兵甲此时都跪地行礼。
齐呼:“恭迎楚国公主!”
而王禅这一边,从他的属下阿三开始也都一起跪地行礼,同样齐呼:“属下见过申公、叶公。”
“公主,还是让百姓与这些楚国兵甲起身吧,天雪飘飞,可别让大家着了凉。”
叶公虽然位尊权重,可在楚国公主面前,还是十分礼仪。
“大家起身吧!”
青苹为长,自然是青苹来说免礼之辞。
“左相大人与两位公主远途劳顿,还请入城,凡俗之礼可先免之,不要让两位公主受寒才是。”
叶公是主人,此时说话也不再客气,毕竟都在风雪之中,再客气受罪的可是大家一伙。
“那就如此,有劳叶公带路,我们这就入城!”
王禅是主使,所以此时还得王禅来讲这客气之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