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
左相大人仁善之心,君子之风,此次吴国、越国都有大礼于左相大人,可左相大人却分毫不取,全部捐与楚国国库,此举也让本王钦佩。
而本王在先生来楚之时赏赐的府宅,众位臣工也都知道,左相大人把三分之二全部改作民房,以收纳列国流民,以增我楚都实力,实是为国为民,无私无利。
可本王一向赏罚分明,对有功于楚国的左相大人,不知列位臣工有何建议,如何封赏左相大人?”
楚王一脸的为难,看着左右两侧的众臣,而大家也都在议论着,如何封赏王禅。
若说从职位上看,王禅还有封的可能,那就是司空之位,可楚王已经说明,王禅不在乎名利权贵,自然不会再提升王禅的职位权力了。
而钱财王禅更是不屑于顾,所以众臣讨论了半响,却也没有什么结果。
“王上,在下本是楚人,为楚国为王上为楚都百姓,是在下的职责,王上不必为此而忧,更不必封赏臣下,臣下已是楚国左相,位高权重,不必再赏,臣下谢王上之心。”
王禅此时也只是站起身来一揖,有意推辞楚王的封赏。
“此次左相大人降伏水怪,在列国之中也是百年一遇之事,先生为降伏此水怪,不惜抛出自己的宝剑,听闻此剑原名湛卢,是越国欧冶子所治名剑,火龙剑心,世间罕有,可惜为了降伏水怪,先生却已失去此剑。
左相大人武技高超,本来也已达无剑之境,可作为楚国左相,又怎么能没有一柄象样的配剑呢?
本王觅思苦想,也只能出此下策,就把本王的随身配剑赐与先生。
此剑名泰阿也是欧大师所铸名剑,先生持此剑有如本王亲临,可上斩楚国王族权贵,下斩楚国不轨之臣,不用请旨。
来人哪,本王亲自赐剑与先生。”
楚王说完,身后的老奴捧着一个剑盒,而楚王亲自打开剑盒,从中拿出泰阿之剑。
泰阿剑剑柄用紫檀做成,通身暗香,剑柄全身却十分普通,剑长三尺。
楚王亲自双手捧剑,而王禅则单腿下跪接住此剑。
“臣下谢王上赐剑。”
“此剑赐与先生,正是相得益彰,天底之下,也只有先生能配此剑。”
楚王说完,坐回王座,而众臣也都羡慕不已。
这一柄剑是传说中的王者之剑,得此剑有如得一诸候封地,足可见楚王对王禅的重视之情。
而另一边的子西与子闾也都露出羡慕之色,子闾此时也更是明白王禅前两日对他所说之意,此剑一出有若楚王亲临,可上斩楚国王族,也包括他与子西,这是楚王给王禅的权力,也为将来清除这些楚国叛逆王族打下伏笔。
楚王赐完王禅宝剑,整个大殿之内也是悄然无声,大家都十分感叹于楚王的大度,对于对楚国有功之人,楚王不仅不在乎于官爵之位,更不在乎财富权力,就连自己最终爱的宝剑都不惜赐与下属。
这柄宝剑的传说,几乎所有楚国臣工都听说过,特别是对于善武之人,没有不喜欢宝剑的,而在列国王候之中,一把好的宝剑也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
而这把泰阿宝剑,不仅是越国名家之剑,而且此剑意义非凡,传是王者之剑,得此剑者蕴含着可得天下之意。
可楚王还是大方的赐与了对楚国有功的王禅,足可见楚王对于王禅的高看,也体现了楚王任人以贤的情操,对于赐王禅宝剑正是两相得益之事,也做到了有功必赏,既体现了楚王的法度,又让众臣没有话说,更让王禅感到无比尊宠。
此时楚王再次回到王座之上,再次巡视着众臣说道:“众位臣工,此次楚国盛会,龙舟大赛虽然因水怪之事,没有分出胜负,实在可惜,不能壮我国军威。
可此次龙舟大赛,大家也都看出,我楚国龙舟与宋国龙舟并驾齐驭,不输任何南方列国,这也是事实。
宋国封地在中原,少有水系,可宋国却力挫吴、越两国龙舟,皆因宋国有墨翟如此大贤却精通木艺之人。
木艺器具,攻防军械关乎一国强军,如此可见用人之道,以贤为本,任人以能。
此次司空府所制龙舟也是十分精巧,这才得以与宋国龙舟并驾齐驭,而制此龙舟的就是我楚国司空府木艺司主事鲁人鲁班大师。
鲁大师不仅精于木艺,更是精通机关巧术,对军械也是十分在行,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一国之强,富于民而强于军,攻城与守城器具是楚国军备中最直接的体现,而鲁大师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