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鬼谷神谋 > 第三百七十二章申公之计

第三百七十二章申公之计

雄,任人以贤,有意削弱吴国王族权势,而且并不让无才无德的王族权贵把持朝堂。

这些年吴国兴盛也是因此之理,老朽虽然顽固,可还是看得清楚。

楚国若要中兴,也必走此路,所以相国大人为白公胜出此谋算,让他先在巢邑三城提出,就可博得令尹子西为首的一众权贵支持,此心实也难为先生了。

只是此次白公胜借先生欲中兴楚国之机,要在三城实行自主征兵,囤兵固防,表面上也是为防吴国反悔,再次吴楚交恶,只是狼子野心却也难掩。

其实此人一来楚国,我就曾与令尹子西说过,此人不可大任,若将来有一日羽翼丰硕之时,此人必会是楚国之祸,可子西却并不以为然,依然用之于军中,现在又得保举成为三城之主,老朽本也难与理解,幸得叶公传先生之意,才慢慢想通。

白公胜本为一把匕首,于己不利,于对手也不利,善用之才可以打破楚国朝堂之势。

只是若同意此策,实在是十分危险,先生现在赶来,自然已想好应对措施,我们就边喝着酒,边听先生高论了。”

申包胥之所以如此推崇王禅,当然还是因为王禅对白公胜的这一步棋,正是插向子西等王族权贵的一把匕首,对此申公也是十分欣赏。

“申公谦虚了,想来申公与叶公该也有应对之策,既然如此,小子就把自己所求之事说出,让三位参酌。”

王禅并不避讳于叶女,他知道叶女也是十分聪慧之人,有的时候正是旁观者清,当局都迷,若有一个旁观者,或许才能看清所谋之策的利弊。

“还请先生道来。”

叶公也是举杯与王禅一碰,喝了一口酒,在等着王禅说出应对之策。

“吴与楚相交,本是一件大好之事,可这世间之事,于己为好,于它人却是坏事。

安民治民之略在下就不多说,只说这征兵自囤之谋,本也无可厚非,若是心善纯良之人,到真的可以稳固边防。

但此举却也有违吴楚交好之本意,会让吴王夫差觉得楚国有背信的可能,怀疑王上交好之心,可若此策并非单独于巢邑三城,那么吴王夫差想来也不会心有忧虑,巢邑三城若增兵一万,实际并不对吴国构成威胁,这一点小子自会让吴王信服。

那么在形势上,要减消因此给吴国带来的疑惑,只要楚国把此治城之策扩大到北边边境,叶公所守北方四城,若与此策同时实施,那么吴王夫差的疑惑自解。

而且此时的形势是吴楚交好,那么相对应的北方列候自然会感受威胁,它们也会在边境增兵,楚国在北方有些策略,也合情合理。

若顺势而为,想来令尹子西及一众权贵也不会反对,再者叶公是此四城之主,异性重臣,若得王上支持,自己愿意,那么令尹子西反对也无能为力。

若叶公四城能保有一万五千人常奋兵力,那么巢邑三城就算白公胜有一万人马,也不足惧了,只要跨过大江,就可以袭击巢邑三城,钳制住白公胜。

若白公胜安于平稳,并无异动,那北方四城也是一个牵制,而且也保得北方这境平安。

所以在下对白公胜治城之略并不反对,反而顺其之意,只是把革兴先行之地扩大到叶公所领城县。

至于将来白公胜若反,在下也十分欢迎,想来吴国新王乐意成全在下,只要吴国出兵,白公胜一万人马就会前后失据,况且还有叶公的北方兵甲,想来白公胜想借此兴起风浪,也并不容易。”

王禅把自己的策略说出,同时也正是利用了白公胜借鸡生蛋之理,再加一蛋,让革兴之策再增四城先试行,如此一来,王禅的革兴大计,也算是跨出一大步了。

“先生高谋,实让沈某佩服,借力打力,正是借白公胜之手,为兴楚之策打下基础,沈某别无它说,愿意与巢邑三城一同执行此治城之略,以助先生中兴楚国。”

叶公听完王禅的策略也是义无反顾。

当初王禅与叶公商谈举荐白公胜之时也有疑惑,当时王禅还提到要训练水师之举,由此可见,王禅对于白公胜将来可能造反之事,早就预见。

而借此机会,也可让叶城慢慢摆脱朝中权贵的影响,真正牵制住白公胜,并且还能稳固北边边防。

王禅的策略可以说是照顾了吴国的疑惑,同时也考虑了因吴楚相交而给北方列候带来的威胁与影响,正是一举两得之策,所以叶公也是毫示犹疑,做事不拖泥带水,十分果断。

“爹,你就这么相信于他吗?

我来问你,你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